我院王京龙教授牵头撰写的《管子通论》丛书,于2019年6月由齐鲁书社正式出版。这是近期管子学研究的重要成果。《管子通论》丛书的出版,源自于相关课题的立项与研究积累。2014年,《管子通论》被确立为我院及山东省齐文化研究基地的重点研究项目。2016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建设,确定了7类31个重点项目,《管子通论》被列为“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第一批重点项目。2017年,山东理工大学牵头的“齐文化传承与示范区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成立,成为第二批培育建设的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管子通论》被列为山东省齐文化传承与示范区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培育)重点项目。
管仲这一历史人物及《管子》这一典籍,是齐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发展与繁荣,《管子通论》课题的研究顺势而生,势在必行。《管子通论》丛书的出版,是这一课题研究的近期硕果。
《管子通论》丛书共包括5部论著,分别为王京龙教授著《论管子》、战化军教授著《管子其人其书及管氏家族研究》、郭丽教授著《管子版本研究通论》、张艳丽副教授著《管子思想研究概要》和杨纪荣、孙继成副教授著《管子境外研究通论——以欧美、东亚为中心》。《管子通论》丛书研究内容全面,包含有管子及其家族演变的系统阐释和缜密推演,学界对管子思想研究的历史梳理,《管子》版本研究的概述,及境外管子文化的研究整理状况。这些研究内容,涉及到管子文化研究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管子通论》丛书围绕管子的认识、管子其人及其家族的演变、管子思想、管子版本、管子的境外研究等5个主要的研究板块,从管子研究的信息梳理角度入手,立足于“通”,着眼于“论”,于每部论著各有侧重。《论管子》指出,管子其人与《管子》其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显赫的历史地位,自孔子以来论者难以计数,代有新声。本书的突出特点有二:一是就管氏家族的起源及其早期流变给予系统的梳理,对认识管子身世及管氏家族的发展流变中若干谜团有一定参考价值。二是对管子的社会实践重大理论贡献进行系统总结,对深入发掘管子其人及《管子》其书的社会实践和理论价值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这在以往的管子研究中并不多见。
《管子其人其书及管氏家族研究》全面又系统地介绍了管仲的生平以及《管子》一书的基本内容和特色,为读者呈现出管仲和《管子》的基本面貌。特别集中梳理了管氏的起源,管仲的家世源流,考证了管仲任相之前的曲折坎坷经历,对管仲独特性格的形成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经历、性格对其政治才干形成的重要作用,论述管仲以改革实现富民、富国、强兵的主要举措,以及管仲改革的历史作用、成果经验和重大影响。本书被视为当前介绍管子其人其书较为完备的著作。
《管子版本研究通论》介绍了《管子》成书的特点,刘向校订《管子》的基础上,重点对43种代表性的《管子》版本做出论述、评介,其中包括显存于世极为珍贵的南宋《管子》刻本2种,明朝代表性版本5种,清朝代表性版本5中,民国代表性版本10种,当地《管子》版本21种。本书以典雅流畅的语言论说《管子》各个时期、各种版本的特点与优长,便于读者掌握《管子》版本流传的全貌,是学习、研究《管子》的入门图书。
《管子思想研究概要》是对管子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解读。历代学贤对管子多维度的研究和评价,是管子文化的重要内容。本书立足于自春秋以来历代管子研究信息的梳理,以历史发展为基本线索,着力于各个历史时期管子研究特点与信息的梳理与分析,进一步充实丰富管子学的理论体系,而且为人物传记、思想通史等的撰写提供知识参照,对当代管子研究视野的开拓具有一定的参考或启迪价值。
《管子境外研究通论——以欧美、东亚为中心》指出,管子的境外研究起步较晚,外译的语种也较少。本书梳理、分析了欧美、东亚地区的管子研究文献,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境外有关汉学家及其管子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管子》在境外的传播路径,力图为当代学者的管子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料信息,展现管子境外研究的精神风貌。本书是第一本关于管子境外研究的系统性研究专著。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曲阜召开座谈会时,强调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开启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发展的崭新历程。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管子文化是齐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应该大力发展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