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文学研究》出版

 2024年9月,我院郭强老师所著《<荀子>文学研究》一书由花木兰出版社出版。

《荀子》是先秦说理散文的集大成者。相对于哲学思想的研究,《荀子》整体性的文学研究较为薄弱。基于此,本文从文学是一种刻意书写以及对这种书写的回顾’”的视角,尝试对《荀子》的文学特色进行探讨。

 第一章考察《荀子》文本的生成问题,此为《荀子》文学的存在基础,是考察《荀子》文学特征的起点。从主体层面和文本构建层面对《荀子》文本的生成作了考察。第二章从论辩体、杂言诗以及隐体三个方面对《荀子》的文体形态作了论述。议、论、非、解是《荀子》论辩体的四种重要文体。《成相》作为诗歌,体现了先秦诗、乐、舞不分的特点。通过隐的本义及界定,考察《赋篇》五隐的特征,可知隐体对汉赋的形成以及诗歌的隐晦用典、意境的塑造有一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文体学意义。第三章是对《荀子》文本结构的分析。语言层、形象层和审美意蕴层,共同构成了文学文本的结构层次。《荀子》的篇章结构主要分为单一和多重结构模式。《荀子》全书结构为修身、明分、王霸、人论、明分、人论六部分,总体呈现为一种递进且呼应的结构模式。第四章考察《荀子》中的文学形象。《荀子》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了圣王、霸主、大臣、技艺者、隐士与普通民众形象。动物形象可分为虫、鱼、鸟、兽。走不若马体现了荀子的积思想,朴马”“良马”“逃逸的马蕴含着的内涵。植物形象可分为草类植物和木类植物。苇苕”“射干”“”“兰槐体现了君子的假物;《论语》中松柏语境的缺失到《荀子》语境的在场,赋予了松柏君子之志的内涵。第五章从选本接受和创作接受探讨了《荀子》的文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