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化研究院党支部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

按照学校党委创先争优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齐文化研究院党支部于20111018日下午召开了党员民主生活会。会议在党员个人总结承诺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个人实际情况进行了查缺补漏。会议随后主要就当前学校聘用制度改革和齐文化研究院的下一步发展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于个人承诺的总结,总体上看,半年多来在教学、科研方面完成的都比较好,无一人没有完成承诺。

在分析现存问题时,认为应顺不骄,逆不馁,认真把握形势,找出对策,搞好工作。对于今后进一步搞好研究工作,应形成强有力的研究团队,避免单打一。还应注意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之中,为教学服务。民族生活会个人发言的具体情况,有个人发言书面稿。

关于学校聘用制度改革问题,大家对学校下发的讨论稿提出了以下意见或建议。因大家讨论都是口头发言,现汇总整理如下。

一、教师系列:

(一)教师系列岗位聘用条件中,设定“近五年以来符合下列条件之……”的要求不合适的。原因:(1)“首次聘用,教授二级岗位聘期为5年,教授三级及以下岗位聘期为3年”;“一个聘期内原则上不再进行岗位分级”。这样,在首次聘期结束后需要竞聘新的岗位的人员,实际上就是抹掉了3年的研究成果,这对所有希望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是不合适的;(2)教授三、四级的聘任,对于年龄大、任职时间长,同时以往又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员不合理;对于年龄较小、任职时间短的教授来说,且又成果突出的人员来说,这一规定并不利于引导他们积极进取。

建议:关于教授分级,既要充分照顾老教授的历史贡献,也要充分鼓励引导对年轻教授的成长。(1)将“近五年以来符合下列条件之……”改为“任现职以来取得的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2)将“任教授满9年……6年……3年,且符合……”三个等次改为“任教授满5年以上符合1项条件”和“5年以下符合2项条件”两个等次。

(二)建议:讲师一级岗位聘用条件选项中增加“教学质量奖”。因为副教授的聘用条件中有“教学质量奖”一项,讲师中没有,有失均衡。

(三)在教师岗位设置中,助教岗位占20%,这与实际情况有差距,建议压缩助教岗位比例,适当提高高级岗位比例。

二、辅助系列:

建议:

1)提高辅助系列正高人员比例,尤其是其中的出版系列正高比例,因为大学期刊是一个学术单位,跟其他辅助系列不一样。它是一所大学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对于提高大学的学术水平、知名度、大学的层次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辅助正高与同级别人员教师系列相比,学术要求过高。

  (3)强烈要求教辅系列年终考核“优秀”不能作为评聘职称的条件之一。评优秀人为因素太多,不利于团结;教师系列职称也没有将优秀作为评聘职称的条件之一,况且职称是考核专业业务能力水平高低。

  (4)辅助系列绩效津贴和职称不配套,偏低。

  (5)建议连续两届副高一级岗位,可申请正高最低一级正高岗位。

  (6)教辅系列中,出版系列的聘用条件、岗位目标应与教辅系列中的其他系列等同。

  三、综合意见:

 1、教授三、四级的岗位目标太高,副教授及以下的岗位目标太低,照此执行,不利于调动大多数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学校设置“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岗位和“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岗位。